《指导意见》中指出,坚持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安全可控,在具备应用条件的地区发展甲醇汽车。强化甲醇汽车产业合理布局,加快完善产业政策、技术标准和市场应用保障体系,提高市场应用水平,保持我国甲醇汽车及相关产业在产品、技术及专用装备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加快能源多元化和清洁能源汽车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快甲醇汽车制造体系建设、推进甲醇燃料生产及加注体系建设、加快标准体系建设、鼓励甲醇汽车应用、加强甲醇汽车监管、完善保障措施等方面。
《指导意见》中提到,按照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安全可控的原则,重点在山西、陕西、贵州、甘肃等资源禀赋条件较好且具有甲醇汽车运行经验的地区,加快M100甲醇汽车的应用。鼓励在有条件地区的公务、出租、短途客运等领域使用甲醇汽车,鼓励在有条件地区的市政车辆、专线物流运输等领域使用甲醇商用车。
同时,有关地区应积极为甲醇汽车应用创造条件,给予符合中国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甲醇汽车排放限值要求的甲醇汽车购买、运行等应用优惠政策。此外,甲醇汽车制造企业应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
甲醇作为一种(碳、氢)能量的载体,本质洁净,其常温常压液态的基本物理属性,使得储、运、用以及能量形式的转换更加安全便捷。甲醇由于来源广泛、经济体量巨大、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已逐步为全球业界公认是一种理想的新型清洁可再生燃料。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导的、为期近5年的五省市试点运行项目,于2018年初全部通过验收,较为全面地验证了甲醇燃料的安全性、适用性、环保性。我国试点区域已形成了系统的甲醇车用燃料调配能力,具备甲醇燃料加注体系建设条件;我国甲醇汽车制造体系基本建立,目前已经有轿车、重型商用车、微型车、城市客车等不同用途的系列车型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全国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长期倡议推动我国甲醇汽车的发展。自2009年两会首次提出“推广甲醇燃料及甲醇汽车”以来,今年两会他第四次聚焦“甲醇燃料”、建议推动甲醇汽车普及。